品质源自用心 卓越基于创新
天枢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枢之窗

初心不改 智启未来丨康新江与天枢教育的创新之路

2025-11-03 13:59:32   |   天枢教育   |   教育,科技,学校,校园   |  

在中国教育名城衡水,有这样一家教育科技企业——衡水天枢教育。它以独特的“衡水基因+科技创新”融合模式,正在重新定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创始人康新江,这位从教坛走向创业的教育人,用35年如一日的教育情怀,谱写着一曲“科技赋能教育”的动人乐章。


从副校长到总经理:永不改变的教育初心



清晨六点,当大多数企业高管还沉浸在梦乡时,康新江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这个习惯是在衡中养成的,35年来从未改变。”他笑着说 。

在衡水中学工作35年间,康新江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副校长,亲历并参与了这所学校从默默无闻走向全国名校的蜕变。“衡中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谈起衡中,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餐厅特有的美味、早读课朗朗书声、操场上整齐响亮的口号,这些都是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2023年,当许多人以为他会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时,康新江却毅然选择了创业。“我离开衡中,但从未离开教育。”他说,创办天枢教育的初心很简单:将名校的经验与精髓融合现代科技,让更多学校和学生受益。

“其实我没有转型,只是服务教育的方式变了。”康新江坚信自己永远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教育人,办教育事,担教育责。”这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成为天枢教育的精神内核。



"三大痛点"激发创新使命



创办天枢教育绝非一时冲动。通过多年教育实践与深入调研,康新江敏锐地发现当前基础教育存在三大痛点:一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学效率难以提升;二是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盲区难发现;三是学校管理经验难复制,教育资源难共享。

“衡水中学的成功不是偶然,它背后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教学方法。但许多学校即便多次赴衡中参观学习,回去后依然难以复制成功。”康新江说。正是这种对教育痛点的深刻洞察,促使他思考:如何让衡水模式的精髓更易传播和应用?如何用科技手段解放教师,提升教学效能?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可视、可分析、可干预?

带着这些思考,天枢教育应运而生,企业使命清晰而有力:“帮学子圆梦,助教师减负,促学校提质,给员工谋福,为教育赋能,替国家分忧。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三大创新产品



面对2024年被教育部定位为“智慧教育元年”的行业背景,天枢教育敏锐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打造了三款核心产品,构建覆盖“教、学、管”全方位的教育解决方案。

“天枢神笔”学习品质诊疗系统是天枢教育的旗舰产品。它采用高精度数码点阵笔技术,实时捕捉学生书写轨迹、停顿时长、力度等微观行为数据,结合深度学习分析引擎,多层次解构学习行为,揭示隐藏的学习模式与认知特征。

“过去,教师只能看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却看不到学习过程;只能凭经验判断学习问题,缺乏精准数据支撑。”康新江解释,"天枢神笔让学习过程'看得见',让学习问题'治得了',实现了'精准诊断、靶向干预、系统提升’的教育创新目标。”

河北某示范高中应用数据显示,使用“天枢神笔”系统后,学生学习效率平均提升25%以上。一位数学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只知道学生解题出错,却不知原因;现在系统能清晰呈现学生思维路径,让我精准找到根源,有的放矢地指导。

“校源智库”学校管理资源平台,则是康新江将35年衡中管理经验系统化、数字化的结晶。该平台为校长、年级主任、处室主任、学科组长、班主任等学校管理者量身打造,实现资源全景覆盖、云端共享共建、角色动态适配、模板矩阵多元等功能。

“许多学校管理者不惜千里迢迢多次赴衡中学习,但回去后难以落地。”康新江说,“校源智库”宛如“随身携带的管理专家”,为不同层级管理者提供精准资源支持和解决方案,让名校管理智慧更广泛传播应用。

一位使用该平台的校长感慨:“过去我要花一整天准备工作方案,现在借助平台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且质量更高。这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更让我有更多时间思考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慧通云桥”智慧教研协作平台,致力打破教研地域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支持实时在线教研,远隔千里教师精准“计时相约”;高清视频会议营造沉浸式交流体验;AI辅助总结功能快速提炼教研精华,大幅提升效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天枢教育创新建立“手拉手”在线协作机制,让名校与薄弱学校形成长期稳定教研共同体。“科技最大价值之一,是让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局限地域,而惠及更广泛学校和学生。”康新江强调。



教育传承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之道



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科技领域,天枢教育能脱颖而出,康新江认为核心竞争力在于“三维一体”:基因传承、科技赋能与教育情怀深度融合。

“衡中给了我梦想、事业、成就和荣誉。”康新江说,这深厚的教育基因自然而然传递给天枢教育。公司的企业精神——“厚于德、敏于行、重于责、精于业、臻于卓”,既蕴含衡中“责任文化”“团队文化”“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又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时代特质。

天枢教育精心打造四种特色文化——卓越文化、家文化、成长文化和创新文化,成为凝聚团队、驱动创新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创新文化,强调“创新是最重要的成长途径”,鼓励团队“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事事都有创新空间”,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科技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这是康新江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科技价值在于如何更好服务教育本质,而非技术而技术。天枢教育技术研发始终聚焦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而非追逐技术风口。

这一理念也体现在天枢教育对“双减”政策的独特理解上。康新江提出:“教育核心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与成长,'双减’本质是让教育回归科学规律”,“真正减负不是简单降低要求,而是通过技术赋能和方法革新,提升学习效能。”通过实现“学习负担”向“学习能力”“教学负担”向“教学效能”“管理负担”向“管理智慧”三重转变,重新定义了“提质”与“减负”的关系。



 情怀与责任:为教育赋能,替国家分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谈及企业社会责任,康新江展现超越商业利益的情怀与担当。

天枢教育特别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主动将产品和服务延伸到中西部及农村地区。产品定价策略充分考虑学校区位和经济条件差异,确保产品惠及更广泛用户群体。

“衡水中学让众多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家庭看到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康新江说,天枢教育要延续教育公平价值追求,让科技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桥梁,而非拉大差距的工具。

一位县级中学校长评价,康新江和天枢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先进产品,更是教育的希望:“过去只能仰望名校资源,现在通过天枢平台,也能享受到一流教研支持和管理指导,看到了学校快速发展的可能。”

展望未来,康新江为天枢教育制定了“一三五”发展规划:围绕“科技赋能教育”核心,构建产品、服务、生态三大体系,实现产品覆盖、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五大目标。尤其在产品覆盖上,计划2028年前服务全国2000所以上学校,惠及500万以上师生,其中至少50%覆盖中西部和农村地区。

“从衡中到天枢,角色虽变,教育初心不改。”康新江坚定道,“天枢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教育事业的延续。我将始终秉持'做教育人,办教育事,担教育责’信念,让科技真正为教育服务,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教育之际,天枢教育以其独特“衡水基因+科技创新”模式,正开创教育科技融合新范式。正如“天枢”名称寓意——北斗七星中指向北极星的那颗星,天枢教育正努力成为教育科技领域的明灯,为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