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衡水天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天枢教育)的总经理康新江先生,探讨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面貌,然而,基础教育领域仍面临着诸多难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模式传统、教育评价窄化等问题犹如一道道无形的墙,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衡水天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新江,这位从衡水中学三尺讲台走出的教育者,直面基础教育痛点,通过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资源普惠化,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节目现场,康新江先生向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及企业的发展现状。康新江的教育生涯始于衡水中学。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管理经历,让他深知优质教育资源对个体命运改变的力量,也目睹了教育资源不均带来的痛点。“在学校工作期间,我见过太多孩子因教育资源差异而走上不同人生轨迹,也看到了教师们在教学一线的艰辛与付出。”他回忆道,有的农村孩子因缺乏优质辅导,在升学竞争中处于劣势;有的教师因教学负担过重,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场景,深深触动了他的教育初心。
2023年,他创立衡水天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用科技赋能教育革新的新征程。这一转型,源于他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我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让科技成为教育革新的引擎,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他将自己的教育理想概括为“四个打破”: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域局限,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衡水中学等名校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系统化、标准化,让它们突破时空限制,惠及更多学校和学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固有边界,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重塑教与学的方式,让教育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打破学校发展的孤岛状态,构建教育共同体和资源共享机制,让教育强校与薄弱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实现区域教育的整体进步;打破教育资源投入的边际递减困境,开发差异化、实用性更强的产品,甚至完全不同的创新解决方案。
康新江的创业之路,始终围绕着“科技赋能教育革新”的使命展开。他带领团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了一系列教育产品和服务,旨在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孤岛化、管理粗放化等行业难题,更重新定义了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方式。
天枢教育在“产品+平台+服务”模式中,构建了多维度的教育创新生态。产品层面,开发了三类核心产品:教学类产品,如《专项突破训练》《同步偕行》等教辅资料,融合衡水中学“教-学-练-评”一体化经验,将学案、限时训练与拓展资料有机结合,通过标准化和个性化结合,让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创新,让学生能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科技类产品是天枢教育的另一大亮点,“天枢神笔”便是其中的代表。这款看似普通的点阵笔,内置高精度传感器,能实时采集学生的书写数据、答题速度、错误类型等信息。通过AI平台的分析,系统可以从知识能力、元认知、思维品质、学习效能、心理韧性五大维度,为学生绘制精准的学习画像,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文化类产品则体现了天枢教育对教育生态的深度思考,“校源智库”整合了全国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为校长和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
平台层面,“慧通云桥”作为跨校、跨省的教研平台,打破了校际壁垒,促进了教育管理方法与教学经验的共享。如今通过“慧通云桥”,偏远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得以直接对话名校,共享管理智慧,区域教育差距逐步缩小。
服务层面,天枢教育提供学校诊断、管理赋能、教师发展等全方位支持,例如组建专家团队对学校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针对性解决瓶颈。这一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完整教育生态系统,通过管理、教学、资源、技术的多维度协同,以系统思维推动学校整体提升,实现从工具提供到生态赋能的教育变革。
技术创新之外,天枢教育深知“教育温度”的重要性。康新江坚持“技术为器、育人为本”的原则,确保科技应用服务于人的成长。产品设计中采用人性化的方案,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导航架构,更多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让技术界面更贴近用户的情感需求;在人工智能应用上,他始终认为,AI不应完全替代教师,AI负责“教”,教师负责“育”,教师应在人格塑造、价值观引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保障学生健康发展。这种“技术的情感赋能”,让科技与人文在教育场景中实现了有机融合。
天枢教育的创新实践,离不开“家文化”与“卓越文化”的双轮驱动。康新江强调,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深层动力。“家文化”营造温暖信任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敢于提出不同观点,敢于尝试新方法,不惧怕失败。教育科技产品开发需要教育专家、科技工程师、一线教师等多方密切配合,得益于“家人相处”的理念,天枢教育的产品开发团队能够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深度协同。“卓越文化”则通过“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推动团队持续突破技术边界。
谈及未来的规划,康新江表示,面对AI革命和全球化的趋势,他对天枢教育有着清晰的规划。技术层面,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同时探索元宇宙、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可能性,为学生提供更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教育数据的安全与共享,构建更可信的教育生态。产品层面,不仅服务于学校,还将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开发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帮助家长更科学地辅导孩子;开发社会培训平台,为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让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从衡水中学的三尺讲台,到天枢教育的智能云端,康新江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他的创新实践,不仅是一场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更是一场关于教育公平的温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科技是温暖的力量,教育是心灵的滋养。正如康新江所说:“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科技只是工具。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科技赋能教育革新,教育公平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未来,天枢教育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教育为纸,绘就一幅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温暖的教育新篇。